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笔下文学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 第251章 土地改革

第251章 土地改革 2/2

扬州、荆州、豫州等等人口密集,田地不足的地方,将迁移一部分人口去河曲地带居住。

手工业者和经商者可以迁居到常住地点,不再强制局限户口。

另外,对于家中奴仆的税收,采取了阶梯制度,高于五十名奴仆的加三分之一的税收。

而高于一百名的,加一半,高于二百名,加一倍,五百名以上加两倍,千名以上加三倍。

鉴于王莽的教训,刘志没有生硬的要求收回世家土地,而是修改了收税方式,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

这些措施,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增添了国家税收,唯一不满的是世家豪强,但由于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也选择了隐忍接受。

刘志与他的参谋团们殚精竭虑,听取了多方意见之后,才出台了这些政策。

时间点也正好,选在了整顿吏治之后,不然的话,光是分配土地这一关,就没办法执行。

刘志下诏三令五申,如果清查土地和分配期间,被举报查实有舞弊之嫌,将严惩不贷。

至于五年国家计划,今年的基本上已经定了,光是土地新政策的执行,就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还有常规的春耕秋收,以及大量的水利工程,劳动量庞大的垦荒任务,各地方官的事务早已被填得满满拍拍。

且垦荒和水利工程,都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必须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进行。

这时代没有机械,全靠人力肩扛手抬,修个普通大小的水库,都要好几年才能完成。

不过,火药的研制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差不多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配方。

将来可以运用到炸山和修路上,到时候可以大大提高水利工程的修建效率。

不过这暂时还是秘密,他不打算说出来,毕竟火药在目前最主要的用途,还是战争。

到现在为止,知道他雄心勃勃,想收复西域和辽东、辽西以及崖州的人,还少之又少。

当然,如果进一步打通丝绸之路,重新开始丝绸和瓷器贸易,那就更好了。

再大胆一点,开海路,进行海上贸易战争……大汉说不定可以成为地球的中心,真正的天汉之国。

咳咳,那都是后话,只能说有那么一种可能,如今的他还是按部就班,一点点来吧。

一个有梦想的皇帝,总比碌碌无为的好,不是吗?

所以,大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上都围绕着提高农业生产这个主题。

首先要把肚子填饱了,才可能考虑其他的。

治理大泽,修筑江堤河堤,修建多个水库,督促农业生产,提高产量和效率。

如何防灾、减灾也是个重要的课题,无法回避。

毕竟这些年来,各种天灾接连不断,几乎已经成为常态了,修筑水利设施,本身就是为了应对旱涝灾害的发生。

鉴于这几年地震频繁,刘志发布了地动救灾诏书,指导地方官府和百姓,如何在地震来临时,正确地逃生,将灾害减弱到最小。

所幸这些年来,地震虽然比较多,但是级别都不是很高,按照现代的标准,估计最高就是个五点几级,大部分的都在三四级左右。

其余冰雹、风灾和蝗灾,朝廷也都集思广益,制定了应对策略,这里面自然也掺入了刘志不少的后世理念和做法。

虽然他只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对于科学知识严重匮乏的古人来说,这些知识已经十分牛逼了。

真是……优越感满满啊。

正月十五,刘志将所有的政策都颁布了下去,顺便再下诏规定今日为元宵节,正式将中国的又一传统节日确定下来。

这一天,京师处处都张灯结彩,通宵达旦的欢庆。

熙元年间,政通人和,最先感受到太平光景的,便是洛阳人。

自顺帝驾崩以来,政权更迭如走马观灯,直接导致了朝廷动荡不安。

所谓神仙打架,小民遭殃,京师的百姓们是活的战战兢兢,朝不保夕。

如今陛下一统江山,稳固了政权,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纷争,于百姓们而言,绝对是件值得拍手称快的大好事情。

目前,唯一的变数,就是当今天子还没有皇嗣,结合东汉最近一百来年的遭遇,这可是个不容回避的大问题啊。

于是春节过后,宗室老臣们又旧调重弹,开始催促他选秀纳妃。

一通大道理压下来,再加上朝廷大臣们也全都跟风上奏,从不上书的太傅马融也振振有词。

“皇太子乃国之根本,若陛下无子,也民心不稳,朝纲动摇,乃国之大忌。”

这话说得好有道理,刘志竟然无言以对,于臣子们来说,这可是经验之谈,谁让大汉一连数代君王都短命不说,还子嗣稀少。

他刘志不就是以藩王之身登上大宝的吗?历史上汉桓帝儿子早夭,皇位才落到了汉灵帝头上。

若他不重视这个问题,就算自己不在意皇位传给谁,可臣民们不会这么想啊。

难保他们动起了小心思,对于自己政权的稳定性来说,确实至关重要。

皇太后郾明受到几位宗室元老劝说,也加入了催促大军。

暗地里开始有言论指向了后宫唯一的女人,邓猛。

说她狐媚皇帝,偏偏自己又无能不能诞下皇子,好妒刻薄等等,以至于邓猛最后也顶不住了,主动开始要求刘志选妃。

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刘志终于松口了,暂定于今秋选秀。

凡年龄在十五至二十岁之间的适龄未婚女子,家世清白,容貌出色,品性良善者,皆可自愿报名参加。

同时也颁布了遴选家人子的命令,征选年龄十二岁以上的女子入宫,为期五年,到时候会放回家中嫁人。

进宫时会给予家人一定数量的补偿,在宫中为婢还有月钱,出宫时也会发放路费。

这就相当于在宫中打工一样了,而且还有一丝希望麻雀变凤凰,攀上皇帝这个高枝。

退而求其次,就算在宫中能做到个女官,也是不错的。

同时内府(原少府)也公开征集绣工、乐工、厨工等等技术方面的人才,当然工钱也更优厚。

虽然订于八月选秀,可前期的准备工作却不少人从夏天开始内府和掖庭署就要忙碌起来。

尽管刘志一再强调,不准备大肆选妃,但架不住有许多世家想往宫中塞人。

这么年轻有为的皇帝,又后宫空虚,不努把力简直就是暴殄天物了,有没有?

没准自己的家族还能出个皇后,光耀门楣。

东汉时期,当外戚可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情,那可是意味着权力啊。

至于皇帝宣布的外戚不得任五品以上的职务,那也好办得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只需要用家族旁支女子,或者父亲兄长本身没出息的那种就好了。

喜欢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请大家收藏:(www.bxwx.co)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笔下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最新章节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全文阅读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txt下载 - 共赏清歌的全部小说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笔下文学

猜你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洪荒之功德99999999万古神帝网游之仙朝霸业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都市修真医圣在第四天灾中幸存薄荷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