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笔下文学 >> 曾国藩传 >> |第十二章|“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

|第十二章|“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 2/12

除了文化理念外,太平天国的地方治理能力远低于清政权。在长达十多年的革命过程中,太平天国始终没有建立起正规的地方财政体系,物资供应一直靠抢劫或者“包租”。在太平天国后期,对新占领的地区,他们通常先是大抢三日:“关于太平军的军饷问题。作为一条业已确立的规定,叛军士兵不领饷银;他们像海盗一样靠劫掠为生。……可能是作为一种补偿和对作战英勇的一种奖赏,似乎在业已占领而当地居民未及逃脱的城市,太平军士兵被给予整整三天的时间去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施展一切暴行,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一切令人憎恶的事。”

抢过之后,太平军才开始在地方上建立“包租制度”。他们在地方上选择旧衙役、旧绅士或者地痞流氓来作为代理人,需要什么东西,就向他们下命令:

然后,附近地区被迫向叛军捐献供给物资(几乎所有的事例都是如此)。例如,宁波周围的农村被迫按照配额,交纳大米、猪、家禽、蔬菜和农产品之类的食物来供养军队。我曾经亲眼看见被迫运送这些供给物的农民将食物等东西运到城里,他们的脖子上套有铁链和绳索作为服役的标志…… 注: 夏福礼的报告,原文载于《英国议会文书》,1862年,C.2992,第13~16页。

包租制肯定会产生严重后果。这些敢于替太平天国包租的人都是铤而走险的大胆之徒,而太平军对他们又没有什么监督考核机制。所以他们的贪婪残忍,过清政权的征收者十倍百倍。上面要求收一百两,到他们这儿,就可能变成二百两、三百两甚至一千两:“其收漕也,仍用故衙门吏胥,仍贪酷旧规,以零尖、插替浮收三石、四石不等。百姓大怨。”

这些包租者的后盾是太平军的武器。“到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天国地方政权从允许地主收租,到保护地主收租,甚至派兵镇压农民抗租。”所以他们对抗租者异常残忍。嘉兴盛泽设的筹饷总局,连人们使用“洋钱”都要上税。一洋要交七十文。“有某生偶有一洋未用印,锁至公估庄内,打折胫骨。”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官僚队伍迅速膨胀,官员们大肆追求物质享受,所以虽然洪秀全声明“轻徭薄赋”,但摊派下来的任务远远超过老百姓的负担能力。再加上“包租者”的层层加码,趁机搜刮,老百姓的生存状况,远不如清政府的治下:

三月,荞麦勃然兴起,贼忽而要米数百石,忽而要金数百两,忽而要水木工作衣匠,忽而要油盐柴烛,忽而要封船数十,忽而要小工数百,时时变,局局新,其横征暴敛莫可名状……现青黄不接,挪措丝毫无告,粮食极贵,丝织无利,家家洗荡一空,已所谓室如悬磬。而贼之迫催严比,无出其右……农家……甚有情极自尽。 注: 戴璐、柯悟迟:《藤阴杂记 漏网喁鱼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6辑,文海出版社,1987年,第56~57页。

也就是说,麦苗刚长出来,太平军就开始横征暴敛。一会儿要几百石米,一会儿要几百两银子,一会儿要各种工匠去服役,一会儿又要油要盐要柴要烛,一会儿又要几十条大船,一会儿又要几百个人去做小工。一会儿一变,毫无章程,搞得地方鸡犬不宁。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各家都已经被扫荡一空,借钱都没处借,但是太平军却前来催逼,有的人情急之下,只好自尽。

因此很自然,在当时长江中下游太平军控制区,经济遭遇巨大破坏,民众的生活远比以前悲惨。《中国陆上之友》杂志1857年1月15、21、31日刊登了两名欧洲人的记述:

从南京到镇江的途中,我们看到穷人提着蓝色的黏土。侍童告诉我们,由于粮食极为匮乏,他们便用黏土掺和着大米吃。在侍童剃头的地方,我们曾见过他们吃这种混合食物。

西洋人富赐礼在1860年曾到过苏州,那时苏州尚处于清政府的统治之下,其繁华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时过一年再到苏州,已经被太平军控制,其变化令他惊讶不已:

完全的废墟和荒芜成为太平军从南京到苏州之间进军路线的标志,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对这些场面的任何感受。……我们在城门外遇到几个可怜兮兮的人在出售衣物和药草,但除此之外,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当地人。在护城河里,我们居然惊飞了一群野鸭,而就在一年前,从忙于做生意和赶路的众多过往船只中找到一条通道几乎是不可能的。城里同样也是一片荒凉,所有房屋的正面都已毁,许多河道里满是破损的家具、腐烂的船只和废弃物。

城市的变化如此,农村的变化也同样令人唏嘘。另一个外国人是这样记载的:

他们在行军时,通常在其身后留下被杀害的农民和被毁的住所作为遗迹。偏远的广阔地区的村民为避免同他们接触而纷纷逃跑,把仅有的一些东西转移到他们认为较为安全的地方。在扬子江两岸,在荒芜的土地的另一侧,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用茅草盖的大村落,它们是由不幸的难民匆忙搭建的。……人们所遭受的灾难和悲惨景象是难以描述的。大量的家庭挤在低矮、窄小、用芦苇搭成的帐篷式小屋里,刺骨的寒风阵阵呼啸,人们挤在一起取暖,老年人神情沮丧,虚弱得不能工作,瘦弱的小孩子因饥饿而表现出渴望的神情。凡是亲眼看到过这些情景的人永远也忘不了。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仅有的问题是疲弱的生命还能支撑多少天;许多人似乎已经是行将就木了。 注: 卢海鸣、邓攀编:《金陵物语》,南京出版社,2014年,第110~111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曾国藩传最新章节 - 曾国藩传全文阅读 - 曾国藩传txt下载 - 张宏杰的全部小说 - 曾国藩传 笔下文学

猜你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洪荒之功德99999999万古神帝网游之仙朝霸业我可以插嘴吗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都市修真医圣在第四天灾中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