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笔下文学 >> 大唐军魂 >> 第117章 贞观五年是个好年份

第117章 贞观五年是个好年份 2/2

这水稻还只是试种期间,想不到收成就这么不错了,待以后全面推广种植开来,粮食产量那还不更上一层楼?!

李世民根据各州府上报的情况,和众大臣商量过后,决定贞观六年更大范围地在南方推广种植水稻,北方一些州府开始试种。也让普通百姓开始种植,并免费提供稻种,同时由户部委派人员指导耕种。在岭南道加大种植占城稻的面积,江南道一些州府也开始试种。

一些配套措施也跟上,趁农闲时,征集民工,兴修水利,疏浚河道,修筑道路,修建粮仓,并把北方一些较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农具在南方推广。

这些决定,在朝会上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

朝廷的一系列政策深得民心,短期内粮食问题基本解决,瑶役和赋税也没加重,百姓不再饿肚子,作奸犯科者也少去,各州府的牢房都是空荡荡的,连续两年全国被判死刑的犯罪者都只有几十人。

粮食供应基本不成为问题,只是人口没有这么快增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朝廷正式下发诏令,把男子初婚的年龄从二十岁改到十八岁。

前些年大量被突厥掠去的汉族子民,在突厥被击败后,朝廷也通过赎买或威吓等一些其他手段,把他们弄回到中原,前后有近十万人口。

因叛乱而被俘虏的近六万名斛薛人,先是进行一段时间有人监管下的劳役期,开荒、筑路,修水利,待半年的劳役期满后,被分散开来安置在从岭南到江南的一些州县,以家庭为单位分以田地,有人教他们耕种。这些田地的赋税,在前面三年也都是减半征收。

斛薛人并不是十分剽悍的民族,人口又不多,在草原上没有很固定的地盘,大部分时间在一定范围内过着逐草而居的生活,四处流浪般,家和家乡在斛薛人心中并不是一个很强烈的概念,帐篷扎下来的地方,就是家。

如今过惯了居无定所的斛薛人,有了固定的安身之地,稍稍的不适应后,大部分人都接受下来,若平时不寻衅滋事,闹出什么动静来,也没有人来找他们的麻烦。只是还有些心有不甘,想逃跑或者闹事者,这些都是在叛乱时候有亲人死亡的人,自有严厉的处罚等着他们。

向往安定的生活是人的本能,每一个地方安置的斛薛族人并不多,也没可能积蓄很大的力量,一段平安富足的日子后,斛薛人也都慢慢融入当地的生活当中,耕作种植,还可以放养牲畜,感叹在大唐的生活与以前四处奔波的游牧相比,简直是天上与地下的差别。大多斛薛人也都安于目前安定的生活,学习汉俗,习汉字,穿汉服。他们也终于明白,作乱反叛的那些头人,是多么的愚蠢。

从此以后,斛薛人也都慢慢地把自己当作大唐的子民,以自己为唐人为荣,斛薛这部落的名称也就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朝廷所作的另一件事,更是让天下百姓为之称诵。李世民遣使携诣,到高丽收取隋时出征战亡的数十万将士骸骨,举行隆重的祭奠葬礼,并誓言,血债要血偿,天下为之震惊…

年前的最后一个朝会上,一脸得意李世民咧着大嘴,说着年内的成就,和着大臣们的马屁之声,自是有许多有功之臣得到封赏。

李世民也因李业诩建言有功,欲给李业诩加以封赏,在长孙无忌及其他一些朝臣的反对,及李靖和李业诩一再推辞下,也只得罢休。

但更让李业诩高兴的是,郑燕有了身孕,李府上下也都喜气洋洋。

没有烦心事儿,自然会想着去做更多的事情。

眼下大唐国库充盈,百姓富足,国力也随着增加,但国力增强必要的条件,那就是军队的战力要提高。所有取得的这一切成就,必须得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保卫。

在李世民和李靖、李业诩心里,都有类似的想法,改革兵制,提高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是接下来要做的事…

在满城喜庆气氛中,又是新的一年…

-------------------------------

PS:第二卷完,请继续关注第三卷《兵锋》!

喜欢大唐军魂请大家收藏:(www.bxwx.co)大唐军魂笔下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大唐军魂最新章节 - 大唐军魂全文阅读 - 大唐军魂txt下载 - 黄昏前面的全部小说 - 大唐军魂 笔下文学

猜你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洪荒之功德99999999万古神帝网游之仙朝霸业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都市修真医圣在第四天灾中幸存薄荷酒